金秋时节,徽宁路第三小学的孩子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秋季社会实践活动——博物馆探索之旅。这不仅是一次秋游,更是一次将课程学习与实地体验深度融合的创新教育活动。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次充满知识探索与实践乐趣的旅程吧!
学校为每条年级选择不同的博物馆进行探索,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设计任务单:一、二年级学生前往长风海洋世界和民防科普教育馆,用眼睛和画笔记录自己观察到的内容,做一名探索世界的小小观察家;三至五年级的学生们结合课内学习到的知识,搜集整理相关资料,在老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前往博物馆进行自主探究,尝试在这次实践之旅中开拓眼界,找到答案。
在完成任务单的过程中,梦娃们运用多学科知识,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一项项任务,在实践体验中获得快乐与成长。
实践体验:我是小小观察家
一年级的梦娃们来到长风海洋世界,通过“看一看”、“走一走”的方式用自己的眼睛去探索海洋世界的奥秘,记录下海洋世界的梦幻景色。“海底世界原来是这样的!和我想象中完全不一样!”看着任务单上的绘画部分,梦娃们热烈地讨论着自己的想法,要将缤纷的海底世界复刻出来。梦娃们在实践体验中感受海洋生物的多样性,感知海洋世界的奇妙,初步探索自然世界。
行前,二年级的梦娃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安全知识,为参观民防科普教育馆做准备。科普馆中模拟地震、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场景,让大家亲身体验了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的技能。这次实践之旅,不仅让梦娃们深刻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,增强了安全意识,还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在危险面前保护自己。
探究学习:我是知识小工匠
“多样的动物——昆虫”是三年级自然学科的重要学习内容,但对很多学生而言,如何区分不同种类的昆虫是一大难点。三年级的梦娃们前往昆虫博物馆一探究竟。大家在馆中近距离观察各种昆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,区分昆虫间的不同,努力提升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。梦娃们还挑选了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昆虫,将它画在任务单上,强化对昆虫定义和习性的了解,在观察中思考,在思考中探究。
四年级的梦娃们前往上海博物馆之前,在探究老师的指导下,对博物馆相关信息进行了检索。每人把感兴趣的文物罗列出来,并设计了独特的游览线路,在参观时方便前往打卡。其中“大克鼎”和“牺尊”作为上博的镇馆之宝,是大家的必看文物,梦娃们用心感受文物的价值,追溯千年前的历史脉络,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
学校校本课程中有这样一门深受大家喜爱的课程——“动力小车 驱动未来”,其中同学们需要挑战设计一辆“仿生小车”。但由于对汽车接触不多,仿生小车的制作困难重重。五年级的梦娃们前往汽车博物馆,一同探索汽车的前世今生。大家认真学习汽车驱动方式,尝试将知识运用到实际制作中去;欣赏展出汽车的外形,为自己的仿生小车外观设计图寻找灵感。经过参观,梦娃们信心满满,已经迫不及待准备开始挑战了!
本次实践之旅,梦娃们通过观察、倾听掌握知识,通过记录、讨论研究问题,在一次又一次的思想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,不断提升综合能力。学校将继续坚持实践育人的理念,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魅力,在探索中激发创新的火花。
沪ICP备1505246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