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份传统美食攻略,一次研学调查,一场美食制作体验……徽三小的“小吃货们”在课程的迭代优化中开启了“人文行走“深度学习……
“做个快乐的‘小吃货’”是徽三小校本特色课程《十二岁以前应该要做的37件事》中最受学生喜爱的一个微课程。
学校一直秉承着“什么样的课程才符合学生的成长需要”的思想理念在不断地探索,深化课程的实施。新改版的“小吃货”课程在原有的基础上,凸显学校育人目标,以项目化学习将课堂搬出了教室,设计了“爱发现、善调查、慧研究、乐分享”四大模块,鼓励二年级学生通过实地探究、合作实践的方式了解地方饮食文化,探寻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历史及发展,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。
问题驱动:调查与发现
“小吃货”课程以创设情境,围绕“怎样把中华传统美食介绍给外国朋友?”作为驱动性问题,在探究课上先让学生盘点上海最出名的传统小吃,拉近学生与传统美食文化的距离。
4月25日,“小吃货们”开启了研学第一站——探访百年经典商业街。他们走访淮海路上的老字号光明邨大酒家和全国土特产食品商店,调查研究淮海路上中华老字号和网红美食店的不同之处;聆听高级厨师对传统美食的介绍;采访路人喜爱吃的美食品种;探寻老字号店门口为何一直排起长队的原因……一个个活动形成了项目开展的内动力,他们走进社会、体验生活、发现问题,在合作中提升研究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自主探索:实践与体验
5月9日,“小吃货们”的第二站来到上海著名美食聚集地——豫园,这里的美食老字号各具特色。他们兴致勃勃地打卡宁波汤团店、松鹤楼、五香豆特产店……学生们纷纷用相机记录下各自印象最深刻的美食文化元素,主动探究中国的美食文化为什么深受全世界的喜欢。
终于到了期待已久的做美食环节,“小吃货们”走进南翔馒头店,了解南翔小笼包的历史由来、特色以及制作过程后,个个迫不及待地戴上厨师帽,穿上围裙,化身为“小小点心师”,在大厨和老师的指导下,揉面团、擀面皮、拌馅料……每个步骤亲力亲为,体验了非遗传承小笼包的制作过程,感受着传统美食文化的魅力,也真正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。随着对美食文化的深入探究,学生们也深深爱上中国的传统美食,他们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与发展。
解决问题:分享与总结
通过一系列的研学活动,学生们分享交流,认识到了中华老字号和网红美食店的区别,纷纷总结出:老字号强调传承文化,坚持口味纯正和独特;老字号特别重视手工制作和对食材的选择;老一辈人对老字号情有独钟,特别喜爱;网红美食店大多以网络走红,人们喜欢打卡种草;网红美食的包装精美,受年轻人追捧;不同人群对食品的追求、喜爱不同,说明每一种美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……
行之力则知愈进,知之深则行愈达。“做个快乐的‘小吃货’”课程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停留于书本和简单的走马观花,而是通过项目化学习的开展,让学生获得充盈的知识,引领学生真正地学习,在一次次探究中提高了综合素养,收获了快乐和成长。
沪ICP备15052465号